在没有暖气、空调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 作者:
哈兔中文
- 发布时间:
2022-12-01 00:00:00
岁暮天凉,万物诉寒
几场落雪之后,气温骤降
当我们今天穿着羽绒服、享受着暖气带来的温暖的时候
你知道在古代,
人们是怎么度过漫长寒冬的吗?
其实古代人们他们也有很多取暖“神器”
不仅遍及衣食住行
而且充满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01
吃
火锅、生鱼片、反季节蔬菜......全都有
在取暖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
饮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御寒方式。
据史书《韩诗外传》中记载
古代祭祀或庆典时要“击钟列鼎”而食
这就是早期的火锅,
距今约有1900多年。
五代时期就出现了火锅
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
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佳肴。
汉代出现了“五宫格”火锅
不同的食材放到不同的格子内涮煮
最大程度保持食材的口感。
宋元时期
火锅真正在民间流行起来
相传,陶渊明将菊花花瓣洒入火锅中
独创菊花火锅,不仅味道清香鲜美
还增添了几分雅兴。
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佳肴
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
曾经在一个月内吃了23种,66次火锅
有宫女在《宫女往谈录》中提到
“有整三个月都在吃火锅”。
除了肉类外,古人冬天蔬菜供应也不少
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反季节蔬菜
东汉学者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
(秦始皇)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
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
《汉书·召信臣传》则记载了古人吃反季节蔬菜一事
唐朝为宫廷种植反季节果蔬的“内园”
大概和咱们现在的温室大棚差不多
通过温泉热水,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温度
唐诗人王建《宫前早春》诗: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但反季节蔬菜往往是皇室特供,
普通人可没那个口福。
寒冬腊月,草木凋零
所以鲜美的鱼肉,是古人冬天解馋的美食
汉代,人们在冬天会将鱼切成「鱼鲙」
也就是现在的生鱼片。
唐代的吃法是,趁新鲜,蘸点调料
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暖身味美。
#02
穿
裘皮、纸衣、纸被......保暖服饰多种多样
人类最早用来保暖的“冬装”是兽皮
到春秋时期,“裘皮”取代了“兽皮”
成为古人冬季保暖的常见服饰之一。
电影《疯狂原始人》截图
当然在古代有钱人会穿狐裘、貂皮
穷人只能选鹿、羊和狗做的皮袍。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很发达
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
那时的纸多为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
坚韧敦厚,可挡雨露风寒。
宋代的养蚕技术发达
也有用蚕丝作为絮状物制成的棉衣
但是制作成本过高,有钱人才能穿得起。
现代人常用的帽子、手套也是古人的御寒装备
古人还习惯将内有丝或棉等填充物的长条
裁成帛巾扎在额间,用作保暖。
元明时期,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有了技术性的突破
既便宜又暖和的棉衣
成为普罗大众冬天的御寒神器。
#03
住
火墙、地暖、暖手宝......根本不怕冷
为了抵御严寒,除了吃饱穿暖外
古人在房屋建筑上也下了大功夫。
新石器时代
半坡聚落的人们在房屋门口处设置火盆、火塘
将炊事与取暖合二为一。
秦汉时期出现了火墙
最开始是在宫廷中使用
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
从内部把墙烧热
热气传入室内,这样屋子就暖和了。
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
《宋文鉴》:
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
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今天北方的一些地方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
明清时期
紫禁城里,不但有“火墙”
还出现了火地取暖法
即在宫殿或者炕床下铺设火道
很
像现在的地暖。
但是这种取暖方式太昂贵了,并不适合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常用的取暖工具就是火盆
就是在盆里烧炭火
所以薪炭在古代就是生活必需品。
那时候官员发俸禄
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 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今天的年薪、月薪的“薪”
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
火盆体型比较大,不方便携带
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
手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
便于携带,相当于现在的暖手宝
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
外壳用漆器、铜器、珐琅等工艺进行制作和装饰
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型美观。
清 佚名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有暖手的就有暖脚的,足炉比手炉大一些
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
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
也能放入被窝中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热水袋!
#04
玩
点梅、冬运会......娱乐活动也挺多
解决了温饱这等大事,古人冬天的娱乐活动也不少
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
从冬至算起,九天作一个单位
连数九个九天,九九共八十一天后
冬天就过去啦。
别看是点梅,这其中可是很讲究的
按每日天气点染
上点阴,下点晴,左点雨,右点风
若是下雪点当中。
古人还会举办冬动会—— 冰嬉
有竞速滑冰、花样滑冰,还有冰上射箭
明朝时,冰嬉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
清朝是中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代
乾隆还把冰嬉作为典制载入了《大清会典》。
张为邦 冰嬉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冬日虽寒冷,但在古人的世界里
却别有一番雅趣。
当大雪压枝低,红梅傲雪开
捧着暖意融融的手炉,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
品着白雪煮的香茶……
也算是另一种惬意与浪漫。
推荐
【哈兔快讯】行业唯一!哈兔元宇宙教学平台成功入选浙江省“虚拟现实+”优秀供给能力和典型场景应用项目名单!
2024年12月31日,由省数字经济联合会、省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省视觉智能创新中心、上城区未来产业专班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场景驱动&AI融合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研讨沙龙”在杭州隆重举行。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省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80多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虚拟现实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哈兔快讯】喜报!哈兔中文在技术创新领域再获殊荣
近日,哈兔新获得了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1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进一步巩固了哈兔中文在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朱敏院长出席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大会,共商华文教育新未来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朱敏院长受邀出席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温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温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温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瑞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协办的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大会暨第四届华侨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传播,语言先行——“侨•世界”华文教育国际传播平台上线
2024年11月15日,“侨•世界”华文教育国际传播平台上线仪式在著名侨乡青田成功举行
AoeChinese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决赛二等奖
2024年6月6日,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在华留学生暨“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留学生团队以AoeChinese作为品牌分析案例,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最后的成绩也是对AoeChinese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
哈兔荣获“之江创客”2024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欧洲赛区二等奖
2024年7月26日,“之江创客”2024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在在杭州余杭区圆满落幕。哈兔出海项目以其卓越的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荣获二等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哈兔在海外市场的深厚运营经验,也体现了其在多语言教学、师资力量以及小语种本土化渗透方面的优势。
《春秋》是什么?聊聊它的那些事儿
《春秋》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哦,它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而是告诉我们更需要懂得的这些人世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