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成语学历史——乐不思蜀
- 作者:
哈兔中文
- 发布时间:
2025-01-03 00:00:00
乐不思蜀(拼音:lè bù sī shǔ)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含贬义。
成语出处:
“乐不思蜀”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后主传》中的一段记载。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在被俘至魏国后,面对魏国的优待和繁华生活,逐渐沉迷其中。一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并特意安排了蜀国的歌舞表演。在场的蜀汉旧臣无不触景生情,感慨万分,而刘禅却嬉笑自若,毫无思乡之情。当司马昭问及他是否思念蜀国时,刘禅竟坦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便是“乐不思蜀”成语的由来。
成语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刘禅,作为刘备的长子,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却并未继承其父的英明与睿智。他在位期间,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将国事全权交由丞相诸葛亮处理。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国力迅速衰退,最终在公元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俘至魏国后,过上了安逸的生活,逐渐忘却了故国的苦难与责任。他的“乐不思蜀”之言,不仅是对自己亡国之君身份的讽刺,更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
实际应用:
在现代社会,“乐不思蜀”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它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因适应并享受新环境、新生活而忘却旧日经历或故乡的情感状态。比如,一个在外求学或工作多年的人,因习惯了城市的繁华与便捷,很少想起或回到家乡,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和追求,便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形容其状态。此外,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日常对话中,“乐不思蜀”也常被用作一种幽默或讽刺的修辞手法,以表达人们对某种环境或状态的调侃或批评。
乐不思蜀”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沉迷于眼前的享乐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和责任,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和悔恨。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它告诫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目标,要学会在安逸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做到放松与进取并重。
相关文章
推荐
【哈兔快讯】行业唯一!哈兔元宇宙教学平台成功入选浙江省“虚拟现实+”优秀供给能力和典型场景应用项目名单!
2024年12月31日,由省数字经济联合会、省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省视觉智能创新中心、上城区未来产业专班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场景驱动&AI融合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研讨沙龙”在杭州隆重举行。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省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80多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虚拟现实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哈兔快讯】喜报!哈兔中文在技术创新领域再获殊荣
近日,哈兔新获得了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1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进一步巩固了哈兔中文在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朱敏院长出席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大会,共商华文教育新未来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朱敏院长受邀出席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温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温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温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瑞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协办的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大会暨第四届华侨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传播,语言先行——“侨•世界”华文教育国际传播平台上线
2024年11月15日,“侨•世界”华文教育国际传播平台上线仪式在著名侨乡青田成功举行
AoeChinese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决赛二等奖
2024年6月6日,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在华留学生暨“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留学生团队以AoeChinese作为品牌分析案例,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最后的成绩也是对AoeChinese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
哈兔荣获“之江创客”2024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欧洲赛区二等奖
2024年7月26日,“之江创客”2024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在在杭州余杭区圆满落幕。哈兔出海项目以其卓越的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荣获二等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哈兔在海外市场的深厚运营经验,也体现了其在多语言教学、师资力量以及小语种本土化渗透方面的优势。
《春秋》是什么?聊聊它的那些事儿
《春秋》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哦,它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而是告诉我们更需要懂得的这些人世间的道理。